第108章 (2)
關燈
小
中
大
幾首悼亡詩,酸得太上皇後連飯都吃不下了。聖上對於死人一向很寬容,雖說不至於追封貴太妃做皇後給自己和自己的老娘添堵,但是,他還是給了貴太妃作為一個後妃死後的哀榮。貴太妃得以葬入皇陵,朝中三品以上的命婦都要入宮拜祭,舉國守制,一年內禁嫁娶,不得飲宴。
不過,貴太妃的死,只是給甄家判了個緩刑罷了,朝廷忙完了貴太妃的喪事,回頭還得繼續處理甄家的事情。
甄家自然不可能無辜,沒了甄家老太太與貴太妃,十二王爺在貴太妃去世之後,傷心欲絕,居然跑去給老娘守皇陵了,當然,是不是自願的,那就另說了,總而言之,甄家已經是孤立無援,上皇不知道是怎麽想的,居然這會兒也一點也不提甄家的事情了,聖上自然樂得不管,專心將甄家拉下馬,起碼甄家的家財,可以很好地補充一下國庫。
甄家在江南經營多年,牽扯到的人家很多,這會兒幾乎是人人自危,隨著甄家的一些人的招供,更多的人被牽扯了進來,甄家的人差不多全部被下了大牢,便是家裏的女眷,也被關進了獄神廟裏面,家產直接被查封,但是,有人發現,甄家在事前,藏匿了不少財物,只是一時半會兒,還查不清楚,甄家將那些財物藏在了哪裏罷了。
甄家跟賈家是老親,王家王子勝的老婆,也就是王熙鳳的生母,更是出自甄家的旁支,但是,無論是賈家還是王家,這會兒都不敢插手甄家的事情。他們都明白,甄家表面上的罪名其實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甄家與皇子親王勾結,意圖謀逆,尤其十二王爺被近乎是發配到了皇陵,連太上皇也不曾開口阻止,可見太上皇對十二王爺也已經放棄了,甄家已經沒有了翻盤的希望,自家自然不能也扯進去,給甄家陪葬的。
但是,盡管史太君嚴令不許與甄家有任何聯系,就當從來沒跟甄家交往過,在之前的幾個月,被錢逼得快瘋了的王夫人卻悄悄將甄家送過來,意圖翻本的財物藏了起來,她不過是財迷心竅,但是,卻還有幾分聰明,知道這些東西是不能見光的,古董玉石擺設什麽的,只能等到風頭過了之後再慢慢變賣,但是,一些金銀器具卻沒這麽麻煩,找個心腹,悄悄融了,便就是可以花出去的錢了,這讓王夫人一直非常亢奮,心情也很好,她自然不會想要拿這筆錢去救甄家的人,甄家的人死絕了才好呢,到時候省得再過來討這筆錢。
盡管甄家涉及到的罪名很多,放到後世,光是調查取證之類的事情,就能耗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這年頭,歸根結底,還是人治大於法治的年代,聖上想要早點解決甄家,下面的人自然心領神會,讓甄家不必再在聖上面前礙眼。而且,對於甄家同黨的清洗工作也要開展了,大家忙著呢,不能把時間都耗在甄家一家身上。
因此,不過是短短一個月時間,甄家的案子已經是塵埃落定,不說在中途因為受不住牢裏的生活,或者是熬不過酷刑,死在牢裏的人,甄家有著明確罪名的人,最重的判了秋後處斬,輕一點的就是刺配邊疆罰做苦役,其餘的不論男女,哪怕還是正在繈褓中的嬰兒,都盡數被充為官奴,原本的奴婢還好,反正都是奴籍,回頭就算是被別人買了去,還是伺候人,當然,未必比在甄家幹得舒服就是了。至於原本的那些主子,就沒那麽舒服了。那些品貌出眾,原本可以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做當家主母的女孩子如今淪為官奴,好一點的如教坊司,比較糟糕的就是那些青樓,都在躍躍欲試,想著將這些有著很大噱頭的女孩子買回去,從此,真的就要一雙玉臂千人枕,一點朱唇萬人嘗了。
賈寶玉雖說是個宅男,卻也聽說甄家獲罪的事情,不過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甄家除了幾個被羈押在死牢裏面等死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已經差不多都被分批處理掉了,賈寶玉因為與甄寶玉交好,想要打聽甄寶玉的下落,但是,王夫人哪裏肯讓他知道,胡亂糊弄了他一番,他也就只當是甄寶玉被甄家的親戚帶走了,還暗自慶幸,甄寶玉不必淪為他人之奴,受人輕賤欺辱。
甄家的事情跟史鴻關系不大,不過,戶部參與了甄家財產的清點工作,史鴻聽那些參與的人說道,甄家欠下數百萬兩的庫銀,自家卻過得極為豪奢,不說良田店鋪、宅邸別業之類的不動產,僅僅是從甄家抄出來的現銀就超過了兩百萬兩,又有數十箱黃金,各種珠玉珍寶古玩不計其數,那些過去抄家的人,都很是發了筆橫財,撈了個盆滿缽滿。聽幾個有經驗的人說,甄家被抄沒的家財,折成現銀,怎麽著都有上千萬兩白銀,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稅賦了。
這個數字,並未讓聖上歡顏,他只覺得痛恨,咬牙切齒,感覺自己對甄家還是太仁慈了,欠著國家的錢,據說甄家在金陵過著土皇帝一樣的生活,不,皇帝也未必有甄家過得那麽豪奢的,聽說甄家甄遠道喜歡吃鴨舌,一頓飯就要殺掉一百只鴨子,做成一盤子炒鴨舌,鴨子別處的肉就直接不要了,賞賜給家中的下人。皇帝平常都不敢這麽吃呢,這年頭的人,顯然不理解,奢侈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他們只會覺得甄家窮奢極欲,居然比皇家還享受,這就是僭越,再陰暗一點想,你們當年為了接駕,向戶部借銀子,該不會皇帝沒享受到的,都讓你們自家享受了吧!
不管怎麽樣,甄家的事情已經了了,還有被甄家牽連的人家的案子也要處理,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了一大堆的苦主,拿著狀子就跑到了長安過來告狀了,刑部順天府天天忙得團團轉,都察院同樣在忙著彈劾參奏,賈雨村順利地參倒了好幾個高官,很快入了聖上的眼,幾乎是一日三遷,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居然搖身一變,被提拔成了大司馬,直接進了內閣,那叫一個春風得意,直接就跟內閣一幫老資格的閣老們稱兄道弟,顯出一點得志猖狂的模樣來了,叫內閣的一幹閣臣心裏都有些嘀咕。
在很多人眼裏,賈雨村簡直就是一條瘋狗,逮著誰就撲上去,非要將人咬下一塊肉下來不可。這讓很多人對賈雨村敬而遠之,尤其,之前曾經與賈雨村做過同僚的,對賈雨村的印象非常深刻,這樣的人,一旦發跡,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很多人都在盤算著,自己有沒有得罪過賈雨村了。
史鼎對賈雨村的評價就是標準的小人一個,只是如今他尚且有用,且沒多少背景,小辮子也是一抓一大把,因此,聖上樂得用他。但是,賈雨村壞就壞在了人品上,官場上固然有許多人其實算不上品性有多麽高潔,不和光同塵,清高自許的人一般是混不下去的,可是,官場上,那也是有潛規則的,賈雨村當年被革職,就是因為他輕慢上官,如今,依舊是一副得志猖狂的模樣。更的是,賈雨村此人實實在在是一條養不熟的白眼狼,史鼎雖然不知道甄英蓮是賈雨村的恩人之子,但是,在朝堂上,之前賈雨村卻參了賈家一本,只是,此時聖上還沒有想要收拾賈家,這才留中不發罷了。不管賈家如何,若是沒有賈家,賈雨村現在也就是個平頭百姓,如此忘恩負義,實在是叫人不齒。
林黛玉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關心得很少,並不知道她的啟蒙老師如今也已經高居廟堂,她在聽說了甄家的案子之後,便常常在家中抄寫佛經,她如今算是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她是聰明之人,想到當年林如海在揚州的時候,受到的暗算,應該脫不掉甄家的關系,林如海因此早逝,而甄家也受到了報應,如今算是家破人亡,世代為奴,不得翻身。這讓林黛玉心中極為安慰,清明祭拜林如海的時候,便默禱告慰林如海在天之靈,使他得以安息,而林黛玉的性子,也因此愈發平和溫柔起來。
第 112 章
秦夫人如今成天盯著那一撥被抄家的官員家的家當,良田店鋪什麽的也就算了,盯著的人家太多,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太多了,就會招了別人的眼,引起忌諱。秦夫人盯上的是一些位置比較好的宅子別業,無論是自家消暑貓冬,還是租給別人住,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另外,秦夫人更看重一些會被拿出來發賣的古玩擺設字畫什麽的,真正珍貴的,自然會成為皇帝內庫中的收藏,但是,即便是差一些的,也是可以買回來傳家的。尤其,秦夫人迫切地希望在自己小女兒的嫁妝裏面,增加幾件有分量的珍寶,總不能叫小女兒在一幹宗室的親戚裏面擡不起頭來。當然,既然要給小女兒加碼,對於自己的長女,也不能太過偏頗了,長女剛剛生下了鄭榮的嫡長子沒多久,鄭家書香人家,金銀什麽的,實在太俗氣了,因此,弄些孤本字畫什麽的,也讓人家瞧瞧,史家的底氣。
這些被抄沒的家產是由戶部與內務府共同處理的,今上是個極精明的人,其實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些東西最終都是以兩三成的價格,被一幫子權貴瓜分了的,但是,今上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管過戶部,親自參與過戶部的運作,對底下的手段非常了解,雖說因為即位之初,為了穩定,不曾對戶部乃至內務府大刀闊斧地下手,但是,這麽多年來,潛移默化之下,戶部與內務府也被換了大半的血,省了不少開支。因此,這一次,聖上即便不能將抄沒的那些良田店鋪宅子之類的東西原價賣出,起碼也要賣個七八成左右,因此,便直接下令,隔一段時間,針對不同的類型,進行競拍。
不說史鼎,史鴻在戶部,自然是有內部消息的,很快拿到了清單,帶回去給秦夫人挑,秦夫人在後面標註好了她認為合適的價位,直接交給下人去競拍就行了,如此就簡單得多。
一開始放出的,不過是些相對尋常的東西,好東西,自然要放在後頭,而且,聖上也是要拖時間,將風聲放出去,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畢竟,這次抄沒的幾家,多半是江南之人,他們的家宅還有田畝也多半是在南方。因此,很多人對此就頗有些顧忌。南方雖說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出產眾多,但是若是距離太遠,就不好管理。沒辦法,這年頭交通不便,不說平民百姓,便是官宦人家,也多有一輩子待在家鄉,從未外出過的。若是在本地沒有根基,天高皇帝遠之下,不說當地的那些地頭蛇是何等反應,但說派出去的那些下人管事,也會因此產生一些心思,偷奸耍滑,中飽私囊也是正常的,再遇上幾個膽大包天的,仗著主家的勢,做出些魚肉鄉裏的事情,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若是有江南人過來購買,自然更容易賣得出價。
史鴻在幾次拍賣中淘了不少東西,多半是些書籍,這年頭,雖說有了活字印刷術,但是,知識在這年頭依舊是被壟斷的,很多老童生或許一輩子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壓根沒讀到過別的書,因此,書籍無論是印刷制作成本,還是別的緣故,依舊屬於奢侈品的範疇。但是這次不一樣,相比較於那些昂貴的古玩珍寶,書畫擺件等,書籍數量很多,多數也都是些大路貨,大家也沒有那麽多精力和時間清點辨識造冊,而且負責這一塊的,多半是小吏,他們雖然也識字,但是對書籍的判別能力卻實在不怎麽樣。因此,幹脆全部裝箱,一箱一箱地賣,價錢就跟市面上舊書的價格差不多。因此,這些書都讓聽到消息的一些文官給一箱一箱給買走了,史鴻也買了好幾箱,雖說裏面不少書比較常見,但是版本也不怎麽一樣,另外,史鴻也算撿了幾個漏,裏面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連林家的藏書裏面也沒有,這讓林黛玉很是歡喜了一番。
就在史家的人興致盎然地掏錢給自家增加一點收藏的時候,賈家那邊再次出事了。
出事的不是榮國府,是寧國府,多年沒有露過面的賈敬在清虛觀一命嗚呼了。
賈敬這人的存在感實在有些薄弱,好歹也勉強算得上是親戚,兩家住的也不遠,但是史鴻這麽多年了,還真沒見過賈敬究竟長什麽樣,是高是矮,是圓是扁。結果報喪的人到史家來的時候,說是寧國府大老爺沒了,史鴻一開始還以為是賈珍死了,回頭細問的時候,才知道,死的居然是賈敬。
賈敬死的有點突然,而且還有些丟臉,雖說賈家的人為了臉面做出了美化,恨不得直接說賈敬這是被仙人接引,直接**成仙了。但是,只要仔細一打聽便知道,這家夥居然是吃丹藥吃死的,雖說吃丹藥吃掉性命的人不止他一個,好些皇帝都是因為服食丹藥,導致重金屬中毒的,只是人家是皇帝,自然有人去美化,人家那叫龍馭賓天,賈敬呢,那就叫不知死活。為了遮掩這件事情,不讓別人知道了笑話,寧國府的人本來一開始還將清虛觀的道士羈押了,後來為了臉面,最終也不得不將人給放了,讓清虛觀那些擔驚受怕了許久的道士們長松了一口氣。
以史鴻的想法,賈敬在賈家的人裏面,算是一個難得能夠善終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作為一個官二代,賈敬這輩子是生得富貴,死的哀榮,他出生的時候,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公之子,那會兒賈家正值鼎盛的時候,放到後世,那就是頂尖的那一撮**了。雖說後來辭了官職,將爵位也丟給了兒子,自己直接住進了道觀,按道理,也就是一般的貴族子弟了,也就比平民百姓強上一些,結果死了,聖上還賞賜了一個五品的官職,讓他不至於因為無官無職,導致喪禮不夠體面。
賈敬年輕的時候,他也是典型的人生贏家,他是賈家這麽多年來,真正意義上金榜題名的一個人,只是因為他本人的原因,還有就是賈代化的早逝,讓賈敬辛辛苦苦的科舉生涯最終白費掉了。
但是,賈敬不得不說是個極聰明的人,如賈赦這樣的,襲了爵,沒有正經的官職,在家花天酒地自然算不上什麽錯誤,賈敬更是更進一步,人家連爵位,世俗的富貴也不要了,直接出家做了黃冠,追求升仙了道去了。不得不說,寧國府惡名昭著,要不然人家也不會說,寧國府除了門口那對石獅子是幹凈的之外,就沒一個幹凈的人。但是對於賈敬,很多知道他的人,對他印象都還不錯。很多人對賈敬的評價就是,還算是個不錯的人,就是生了個混賬兒子,一些以前跟賈敬有過交情的更是有些遺憾,覺得賈敬實在可惜了,要是當年他在翰林院再多熬兩年,如今說不得也能進內閣中樞了,結果後來大概是因為失意,直接放下紅塵,連妻子兒女都不顧了。
因此,史鴻心裏想著,賈敬雖然死得有些烏龍,但是,他死的的確很是時候,要是過上幾年,賈家獲罪抄家,賈敬老大一把年紀了,還要被不孝兒孫連累,落得個鋃鐺入獄,沒準還得被流放邊境,受盡屈辱,倒不如現在早死早超生,不必看到子孫不孝,家業雕零,曾經的榮華,盡數化作塵土。
當然這是對賈敬,但是對賈珍與賈蓉這對父子剛剛起步的仕途來說,這並不是什麽好消息。就在前一段時間,賈珍與賈蓉才走通了上面的門路,跑到外地赴任去了,雖說官職不高,但也是有實權的位置,他們費了老大的力氣,花了許多錢財打通了關節,這才得以補上那兩個缺,這下子全泡湯了。
賈珍和賈蓉新官上任還沒來得及放上三把火呢,之前想要魚肉鄉裏,大撈特撈的想法也還沒來得及實行,甚至,為了跟同僚下屬聯系感情,先行投資的那一部分錢還沒來得及撈回來,這下子,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無論是作為獨子還是嫡長孫,兩人都是要守孝三年的,若是別人,或許還能得了恩典,奪情什麽的,但是賈珍和賈蓉算什麽東西,也值得聖上專門下旨恩典?因此,父子兩個不得不跑回來給賈敬守孝。
或許也因為賈敬死得實在不是時候,賈珍和賈蓉在賈敬的喪禮上也實在表現不出什麽悲痛來,倒是讓礙著臉面,過來吊唁的人,看了不少笑話。
要不是有榮國府的存在,史家跟寧國府也搭不上什麽關系,因此,史家不過是史鴻出面吊唁了一下,在賈敬出殯的時候又出了一次面,之間雖說賈珍跟賈蓉一個親熱地叫史鴻兄弟,一個叫叔叔,想要攀關系,但是,史鴻一直保持著不冷不熱的關系,讓賈珍他們失望不已——
作者有話要說:一大早部門經理就一頓奪命連環call,喊人去公司加班,折騰到天黑了才回來,還是無償的,還好沒吃公司的工作餐,要不然的話,沒個**點別指望下班了,真是受夠了!
第 113 章
史家莊子上,紅薯已經種下去了,之前打聽的時候,又聽說了一件事,說是紅薯可以靠著扡插藤蔓就可以生長了,因此,只需要先種上一塊地,等到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剪了藤蔓栽下去就行。史鴻也發現了這玩意最大的麻煩,一直以來,土地交稅交的都是糧食,國家認可的就是稻麥,畢竟,這玩意曬幹之後,儲藏個兩三年不成問題,可是紅薯不行,這雖然能吃飽,但是,不能用來交稅,而且也賣不出價,因此,願意種植的人就非常少了,因此,史鴻加大了尋找玉米的力度,這玩意論起保存來,比稻麥還強一點呢。紅薯也可以適當擴大種植範圍,不過,還是要想辦法進行深加工才行。
史鴻暗嘆自己沒有某點男的命,換了個人,誰要這麽麻煩啊,一股腦兒全部種土豆紅薯,什麽都沒問題,怎麽到了他這裏,問題就一樁接一樁呢!
史鴻其實就是閑得無病□,種田的事,他也不懂,全是莊子上積年的老農在幹,他不過是兩嘴皮子一翻,出個主意罷了,要是他當年學化工的,這會兒還能想辦法弄點化肥什麽的出來,問題是他又不是,他根本不知道化肥主要成分是什麽,因此,將事情安排下去之後,他就沒多少事情了。
又值休沐日,史鴻護送著林黛玉還有史湘霓去城外的慈恩寺上香,這年頭女人受到的限制很多,一貫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林黛玉又在孝期,不能出門交際,因此,史鴻隔上一段時間,便會帶林黛玉出來一次,雖說一般就是去寺廟,捐獻一些燈油錢,將林黛玉抄寫的經書供奉在佛前,但是好歹出來一趟,也能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
這會兒已經是五月,路邊的槐花正在盛開,一路上滿是槐花的香味,林黛玉與史湘霓坐在一輛馬車裏面,兩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史湘霓出嫁的日子差不多定下來了,就在秋天的時候,松快的日子也就不多了,因此,這些日子以來,秦夫人對史湘霓多有放縱。
史湘霓一直是一個比較喜歡熱鬧的性子,她透過車窗上用細竹篾編的簾子,隱約可以看到外面的人群,經過的店鋪,臉上露出一些歡喜之意:“這次出來,可真是占了嫂子的光了,哎,最近天天在家做針線,做得我手指頭上都要起繭子了!”
林黛玉輕笑一聲:“怎麽就占了我的光呢,小姑你要是想出來,跟你哥哥說一聲,他難道還會不答應不成!再者說了,等到日後小姑你出了門子,將來的姑爺,難道還能委屈了你不成?”
“誰知道呢,又不是什麽人都像哥哥一樣的!”史湘霓心裏也有些憧憬,不過還是臉上微紅,輕聲說道。
林黛玉心裏也是一甜,說句老實話,史鴻畢竟是後世來的,原本家教就不差,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男性對女性就更加溫和一些,史鴻這輩子依舊保持著上輩子的習慣,加上林黛玉本身也是個美女加才女,性子也極好,史鴻自然對林黛玉也極為體貼溫柔,林黛玉對此不是不感念的。
姑嫂兩個人湊在一起說說笑笑了一陣子,慈恩寺也到了。
慈恩寺算起來也是千年古剎了,香火很旺,又正是休沐日,前來上香的人絡繹不絕,寺門口還有很多小販,叫賣著一些小玩意,比如說荷包香包,各種各樣的佛香,還有支著攤子賣茶水乃至各種小吃食的攤子,生意都很不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慈恩寺裏面有名的素齋的,很多人拖家帶口過來敬上一炷香,一家子就在寺廟門口喝上一碗粗茶,花個幾個銅板,吃碗素面什麽的,也就差不多了。
馬車在慈恩寺門口停了下來,因為史鴻事先就叫人過去打了招呼,自然不需要跟一大堆善男信女擠在一起去上香,而是直接被在門口等候的知客僧引到了專門接待大戶人家女眷的佛堂。
林黛玉和史湘霓兩人戴上了幕笠,遮住了頭臉,在丫鬟婆子的簇擁下,進了佛堂,史鴻陪著上了一炷香,便在佛堂外面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了下來。
“咦,子嘉你也在?”天氣很好,暖風吹得人薰然欲睡,史鴻正瞇著眼睛,有些犯困,卻聽到了一個耳熟的聲音從一側傳了過來,史鴻睜開眼睛,轉頭一看,卻是馮紫英跟衛若蘭。史鴻跟他們關系平平,往來並不多,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他還是趕緊站起身來,做了個揖,招呼道:“原來是馮世兄與衛世兄!”
馮紫英笑道:“叫這麽生疏幹嘛,直接叫我們的名字就是了!”衛若蘭也在一邊點頭,笑道:“說起來,這兩年子嘉你勤於王事,你堂哥又去了南邊,倒是跟咱們都生疏了!”他們兩個出身都不差,如今都在禁軍裏面廝混,雖說品級差不多,但是,本朝雖說不至於跟宋朝一樣重文輕武,但是不得不說,哪怕是相同的品級,除非打仗,否則,文官升得都是比較快的,也更容易進入權力中心,他們都是世家子弟,自然知道史鴻如今的分量,難得遇到,還不趕緊過來套近乎。
“是小弟的錯,小弟在這兒給兩位賠罪了!”史鴻算不上什麽功利的人,無論是馮家還是衛家,也沒有在什麽敏感的地方犯錯誤,他們原本跟史家也算是一個陣地上的,至今也還是有些來往的,史鴻自然不能讓人家熱臉貼上冷屁股,直接把人給得罪了。
馮紫英跟衛若蘭都是暗地裏松了一口氣,之前瞧見史鴻似乎有些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們還猶豫了一下,要不要上前打個招呼呢,這會兒見史鴻很給他們面子,心裏也舒服起來,馮紫英笑道:“子嘉今兒也來上香!”
“是啊,陪家妹與拙荊過來的!”史鴻笑道,“你們呢?”
馮紫英笑道:“我們也是差不多,主要是陪若蘭!”他擠了擠眼睛,帶著一點促狹說道:“若蘭他們家正在給若蘭議親,若蘭偷聽到說的是永興伯家的姑娘,正好聽說那姑娘今兒出來上香,便想要偷偷見上一面!”
史鴻張大了眼睛,天哪,又是一個官配被拆了,衛若蘭不是史湘雲的對象嗎,如今居然換人了!不過這也難怪,似乎原著裏面,賈家也沒考慮過史湘雲,對賈寶玉的婚事,一直就在薛寶釵跟林黛玉之間拉鋸,沒有這個選擇,史家自然早早地就給史湘雲定下了衛若蘭,如今,史湘雲跟賈家牽扯得太深了,至今還窩在家裏,在以前的事情被人忘得差不多之前,議親的事情還是要緩一緩才行,史湘雲可以緩一緩,衛若蘭如今也十□歲的人了,可不能再緩了,他們家自然要急著將衛若蘭的婚事定下來,畢竟,衛若蘭是他們家這一房的獨子,老太太還想著早點抱孫子呢!
衛若蘭臉一紅,他自然不是什麽雛,但是,這年頭,對於很多大家族來說,他們的教育就是,通房侍妾,其實就是伺候你的玩意兒,只有嫡妻,才是與你共度一生的人,因此,對於未來的妻子好奇,並不是什麽不能理解的事情。其實兩家這件事還在商談之中,衛若蘭也是無意中聽到母親說起這件事,才知道母親中意的是永興伯蔡家的二姑娘。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衛若蘭便在外面打聽蔡二姑娘的事情。只是,他能打聽到的事情很有限,永興伯家也是勳貴之一,不過,他們家的男人,每一代起碼會有一個人在邊境爭取軍功,因此,伯爵的爵位也就保留至今,不曾降等承襲,但是,對於女孩子的教養還是很嚴格的,外面根本沒有多少關於蔡二姑娘的傳言。衛若蘭打聽了一番之後,只知道蔡二姑娘芳齡二七,是蔡家的嫡女,別的什麽都沒打聽到。
這次能夠知道蔡二姑娘出來上香,也是他費了很大的力氣,叫人在蔡家附近蹲守了大半個月才知道的。不過到了慈恩寺,麻煩又來了,他雖說看到了蔡家的馬車,但是,他來得並不巧,蔡家的人都已經進了佛堂了,他也不好沖進去看,因此,只好在附近跟個沒見過世面的毛頭小子一樣徘徊,很是受了陪他過來的馮紫英一番嘲笑。
這會兒聽馮紫英又在揭他的短,他不禁咬牙道:“你光知道說我,當初你可沒比我好到哪裏去,差點就拖著我跑到你岳父家裏去爬墻呢!”
馮紫英打了個哈哈:“那都是什麽時候的事啦,何況,最後不是沒爬嘛!”
“那是因為你岳家養了好幾條大狗,你怕被狗咬了!”衛若蘭跟馮紫英的關系顯然非常好,關系太鐵的哥們之間就是有這個麻煩,你有什麽黑歷史,人家都知道,隨時可以拿出來打擊你一把。
史鴻聽得樂不可支,正想要再打聽一二,那邊衛若蘭身邊的一個小廝一溜煙跑了過來:“大爺,蔡家的人出來了!”
衛若蘭趕緊說道:“在哪兒呢,快帶路!”
衛若蘭拔腿就跑,史鴻和馮紫英兩人一起跟了上去,不過,雖說瞧見了蔡家的人,也看到了那位蔡二姑娘,畢竟,蔡家十幾歲的姑娘也就一個而已,只是,她同樣戴了一個幕笠,看不見臉孔,但是身姿卻很是綽約,應該是個美人。
衛若蘭看著蔡二姑娘在丫環婆子的服侍下,漸漸走遠了,神情帶著一些悵然若失的意味,史鴻與馮紫英對視一眼,他們都看出來,衛若蘭對那位二姑娘印象還不錯,看來這事有譜了。
第 114 章
衛若蘭在那裏帶著點傻笑,回味著之前那一抹鵝黃色的衣擺,史鴻跟馮紫英兩人在一邊擠眉弄眼,衛若蘭回過頭來一看,臉都紅了。
不管怎麽樣,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事沒事,都是要在一起吃頓飯的。慈恩寺的素齋非常有名,史鴻原本就是打算在這邊吃過素齋之後再走的,如今也就是多了幾個人而已,派人去跟林黛玉是史湘霓說了原委,史鴻便與馮紫英衛若蘭一起,要了一桌素席,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說話。
衛若蘭很快放開了對蔡二姑娘的遐想,像他這麽大的年輕人,最期盼的,其實是建功立業,雖說仗著家裏的面子,如今在禁衛軍裏面有個不錯的位置,但是,那都是虛的,他想要更進一步,要麽外放做地方上的武官,往上熬,要麽就去邊境打仗,好賺取軍功。所謂成家立業,若真想要外放,那麽,他就得先成了親,最好再有個孩子,衛家才放心讓他出去打拼。雖說聽起來,似乎有些古怪,但事實就是如此,對於少年男女來說,成親才是判斷他們是否真正成人的標志。
馮紫英這些年在京城各個軍營裏面都晃了一圈,但是,京城這點地方,他老子馮唐也不過是個三品的將軍,馮家到了馮唐這一代,便已經沒了爵位,他想要出頭,是何等艱難,因此,馮紫英也非常想要混點軍功什麽的,只是,他雖然成親了,但是,一個是老婆至今還沒懷孕,另一個就是,如今在邊境的,一個是西寧郡王,異姓王那邊實在不是個事兒,別軍功沒立到,回頭被連累了。那邊倒是史鼐在主事,只是南安郡王這邊還是不甘心,依舊在朝堂上下上躥下跳,想要回去呢,總得等到塵埃落定了,或者是,那邊確定要開戰了再說。因此,馮紫英哪怕在京城待得都覺得屁股上都要長釘子了,但是,依舊只能繼續在禁衛軍裏面窩著等機會。
這會兒見史鴻的仕途算是穩步上升了,兩人都有些羨慕,只是,畢竟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子,史鴻的道路,他們是無法覆制的,畢竟,科舉這種事情,很多時候,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有些人少年的時候,就很有才名,但是就是屢試不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貴太妃的死,只是給甄家判了個緩刑罷了,朝廷忙完了貴太妃的喪事,回頭還得繼續處理甄家的事情。
甄家自然不可能無辜,沒了甄家老太太與貴太妃,十二王爺在貴太妃去世之後,傷心欲絕,居然跑去給老娘守皇陵了,當然,是不是自願的,那就另說了,總而言之,甄家已經是孤立無援,上皇不知道是怎麽想的,居然這會兒也一點也不提甄家的事情了,聖上自然樂得不管,專心將甄家拉下馬,起碼甄家的家財,可以很好地補充一下國庫。
甄家在江南經營多年,牽扯到的人家很多,這會兒幾乎是人人自危,隨著甄家的一些人的招供,更多的人被牽扯了進來,甄家的人差不多全部被下了大牢,便是家裏的女眷,也被關進了獄神廟裏面,家產直接被查封,但是,有人發現,甄家在事前,藏匿了不少財物,只是一時半會兒,還查不清楚,甄家將那些財物藏在了哪裏罷了。
甄家跟賈家是老親,王家王子勝的老婆,也就是王熙鳳的生母,更是出自甄家的旁支,但是,無論是賈家還是王家,這會兒都不敢插手甄家的事情。他們都明白,甄家表面上的罪名其實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甄家與皇子親王勾結,意圖謀逆,尤其十二王爺被近乎是發配到了皇陵,連太上皇也不曾開口阻止,可見太上皇對十二王爺也已經放棄了,甄家已經沒有了翻盤的希望,自家自然不能也扯進去,給甄家陪葬的。
但是,盡管史太君嚴令不許與甄家有任何聯系,就當從來沒跟甄家交往過,在之前的幾個月,被錢逼得快瘋了的王夫人卻悄悄將甄家送過來,意圖翻本的財物藏了起來,她不過是財迷心竅,但是,卻還有幾分聰明,知道這些東西是不能見光的,古董玉石擺設什麽的,只能等到風頭過了之後再慢慢變賣,但是,一些金銀器具卻沒這麽麻煩,找個心腹,悄悄融了,便就是可以花出去的錢了,這讓王夫人一直非常亢奮,心情也很好,她自然不會想要拿這筆錢去救甄家的人,甄家的人死絕了才好呢,到時候省得再過來討這筆錢。
盡管甄家涉及到的罪名很多,放到後世,光是調查取證之類的事情,就能耗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這年頭,歸根結底,還是人治大於法治的年代,聖上想要早點解決甄家,下面的人自然心領神會,讓甄家不必再在聖上面前礙眼。而且,對於甄家同黨的清洗工作也要開展了,大家忙著呢,不能把時間都耗在甄家一家身上。
因此,不過是短短一個月時間,甄家的案子已經是塵埃落定,不說在中途因為受不住牢裏的生活,或者是熬不過酷刑,死在牢裏的人,甄家有著明確罪名的人,最重的判了秋後處斬,輕一點的就是刺配邊疆罰做苦役,其餘的不論男女,哪怕還是正在繈褓中的嬰兒,都盡數被充為官奴,原本的奴婢還好,反正都是奴籍,回頭就算是被別人買了去,還是伺候人,當然,未必比在甄家幹得舒服就是了。至於原本的那些主子,就沒那麽舒服了。那些品貌出眾,原本可以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做當家主母的女孩子如今淪為官奴,好一點的如教坊司,比較糟糕的就是那些青樓,都在躍躍欲試,想著將這些有著很大噱頭的女孩子買回去,從此,真的就要一雙玉臂千人枕,一點朱唇萬人嘗了。
賈寶玉雖說是個宅男,卻也聽說甄家獲罪的事情,不過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甄家除了幾個被羈押在死牢裏面等死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已經差不多都被分批處理掉了,賈寶玉因為與甄寶玉交好,想要打聽甄寶玉的下落,但是,王夫人哪裏肯讓他知道,胡亂糊弄了他一番,他也就只當是甄寶玉被甄家的親戚帶走了,還暗自慶幸,甄寶玉不必淪為他人之奴,受人輕賤欺辱。
甄家的事情跟史鴻關系不大,不過,戶部參與了甄家財產的清點工作,史鴻聽那些參與的人說道,甄家欠下數百萬兩的庫銀,自家卻過得極為豪奢,不說良田店鋪、宅邸別業之類的不動產,僅僅是從甄家抄出來的現銀就超過了兩百萬兩,又有數十箱黃金,各種珠玉珍寶古玩不計其數,那些過去抄家的人,都很是發了筆橫財,撈了個盆滿缽滿。聽幾個有經驗的人說,甄家被抄沒的家財,折成現銀,怎麽著都有上千萬兩白銀,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稅賦了。
這個數字,並未讓聖上歡顏,他只覺得痛恨,咬牙切齒,感覺自己對甄家還是太仁慈了,欠著國家的錢,據說甄家在金陵過著土皇帝一樣的生活,不,皇帝也未必有甄家過得那麽豪奢的,聽說甄家甄遠道喜歡吃鴨舌,一頓飯就要殺掉一百只鴨子,做成一盤子炒鴨舌,鴨子別處的肉就直接不要了,賞賜給家中的下人。皇帝平常都不敢這麽吃呢,這年頭的人,顯然不理解,奢侈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他們只會覺得甄家窮奢極欲,居然比皇家還享受,這就是僭越,再陰暗一點想,你們當年為了接駕,向戶部借銀子,該不會皇帝沒享受到的,都讓你們自家享受了吧!
不管怎麽樣,甄家的事情已經了了,還有被甄家牽連的人家的案子也要處理,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了一大堆的苦主,拿著狀子就跑到了長安過來告狀了,刑部順天府天天忙得團團轉,都察院同樣在忙著彈劾參奏,賈雨村順利地參倒了好幾個高官,很快入了聖上的眼,幾乎是一日三遷,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居然搖身一變,被提拔成了大司馬,直接進了內閣,那叫一個春風得意,直接就跟內閣一幫老資格的閣老們稱兄道弟,顯出一點得志猖狂的模樣來了,叫內閣的一幹閣臣心裏都有些嘀咕。
在很多人眼裏,賈雨村簡直就是一條瘋狗,逮著誰就撲上去,非要將人咬下一塊肉下來不可。這讓很多人對賈雨村敬而遠之,尤其,之前曾經與賈雨村做過同僚的,對賈雨村的印象非常深刻,這樣的人,一旦發跡,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很多人都在盤算著,自己有沒有得罪過賈雨村了。
史鼎對賈雨村的評價就是標準的小人一個,只是如今他尚且有用,且沒多少背景,小辮子也是一抓一大把,因此,聖上樂得用他。但是,賈雨村壞就壞在了人品上,官場上固然有許多人其實算不上品性有多麽高潔,不和光同塵,清高自許的人一般是混不下去的,可是,官場上,那也是有潛規則的,賈雨村當年被革職,就是因為他輕慢上官,如今,依舊是一副得志猖狂的模樣。更的是,賈雨村此人實實在在是一條養不熟的白眼狼,史鼎雖然不知道甄英蓮是賈雨村的恩人之子,但是,在朝堂上,之前賈雨村卻參了賈家一本,只是,此時聖上還沒有想要收拾賈家,這才留中不發罷了。不管賈家如何,若是沒有賈家,賈雨村現在也就是個平頭百姓,如此忘恩負義,實在是叫人不齒。
林黛玉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關心得很少,並不知道她的啟蒙老師如今也已經高居廟堂,她在聽說了甄家的案子之後,便常常在家中抄寫佛經,她如今算是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她是聰明之人,想到當年林如海在揚州的時候,受到的暗算,應該脫不掉甄家的關系,林如海因此早逝,而甄家也受到了報應,如今算是家破人亡,世代為奴,不得翻身。這讓林黛玉心中極為安慰,清明祭拜林如海的時候,便默禱告慰林如海在天之靈,使他得以安息,而林黛玉的性子,也因此愈發平和溫柔起來。
第 112 章
秦夫人如今成天盯著那一撥被抄家的官員家的家當,良田店鋪什麽的也就算了,盯著的人家太多,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太多了,就會招了別人的眼,引起忌諱。秦夫人盯上的是一些位置比較好的宅子別業,無論是自家消暑貓冬,還是租給別人住,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另外,秦夫人更看重一些會被拿出來發賣的古玩擺設字畫什麽的,真正珍貴的,自然會成為皇帝內庫中的收藏,但是,即便是差一些的,也是可以買回來傳家的。尤其,秦夫人迫切地希望在自己小女兒的嫁妝裏面,增加幾件有分量的珍寶,總不能叫小女兒在一幹宗室的親戚裏面擡不起頭來。當然,既然要給小女兒加碼,對於自己的長女,也不能太過偏頗了,長女剛剛生下了鄭榮的嫡長子沒多久,鄭家書香人家,金銀什麽的,實在太俗氣了,因此,弄些孤本字畫什麽的,也讓人家瞧瞧,史家的底氣。
這些被抄沒的家產是由戶部與內務府共同處理的,今上是個極精明的人,其實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些東西最終都是以兩三成的價格,被一幫子權貴瓜分了的,但是,今上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管過戶部,親自參與過戶部的運作,對底下的手段非常了解,雖說因為即位之初,為了穩定,不曾對戶部乃至內務府大刀闊斧地下手,但是,這麽多年來,潛移默化之下,戶部與內務府也被換了大半的血,省了不少開支。因此,這一次,聖上即便不能將抄沒的那些良田店鋪宅子之類的東西原價賣出,起碼也要賣個七八成左右,因此,便直接下令,隔一段時間,針對不同的類型,進行競拍。
不說史鼎,史鴻在戶部,自然是有內部消息的,很快拿到了清單,帶回去給秦夫人挑,秦夫人在後面標註好了她認為合適的價位,直接交給下人去競拍就行了,如此就簡單得多。
一開始放出的,不過是些相對尋常的東西,好東西,自然要放在後頭,而且,聖上也是要拖時間,將風聲放出去,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畢竟,這次抄沒的幾家,多半是江南之人,他們的家宅還有田畝也多半是在南方。因此,很多人對此就頗有些顧忌。南方雖說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出產眾多,但是若是距離太遠,就不好管理。沒辦法,這年頭交通不便,不說平民百姓,便是官宦人家,也多有一輩子待在家鄉,從未外出過的。若是在本地沒有根基,天高皇帝遠之下,不說當地的那些地頭蛇是何等反應,但說派出去的那些下人管事,也會因此產生一些心思,偷奸耍滑,中飽私囊也是正常的,再遇上幾個膽大包天的,仗著主家的勢,做出些魚肉鄉裏的事情,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若是有江南人過來購買,自然更容易賣得出價。
史鴻在幾次拍賣中淘了不少東西,多半是些書籍,這年頭,雖說有了活字印刷術,但是,知識在這年頭依舊是被壟斷的,很多老童生或許一輩子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壓根沒讀到過別的書,因此,書籍無論是印刷制作成本,還是別的緣故,依舊屬於奢侈品的範疇。但是這次不一樣,相比較於那些昂貴的古玩珍寶,書畫擺件等,書籍數量很多,多數也都是些大路貨,大家也沒有那麽多精力和時間清點辨識造冊,而且負責這一塊的,多半是小吏,他們雖然也識字,但是對書籍的判別能力卻實在不怎麽樣。因此,幹脆全部裝箱,一箱一箱地賣,價錢就跟市面上舊書的價格差不多。因此,這些書都讓聽到消息的一些文官給一箱一箱給買走了,史鴻也買了好幾箱,雖說裏面不少書比較常見,但是版本也不怎麽一樣,另外,史鴻也算撿了幾個漏,裏面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連林家的藏書裏面也沒有,這讓林黛玉很是歡喜了一番。
就在史家的人興致盎然地掏錢給自家增加一點收藏的時候,賈家那邊再次出事了。
出事的不是榮國府,是寧國府,多年沒有露過面的賈敬在清虛觀一命嗚呼了。
賈敬這人的存在感實在有些薄弱,好歹也勉強算得上是親戚,兩家住的也不遠,但是史鴻這麽多年了,還真沒見過賈敬究竟長什麽樣,是高是矮,是圓是扁。結果報喪的人到史家來的時候,說是寧國府大老爺沒了,史鴻一開始還以為是賈珍死了,回頭細問的時候,才知道,死的居然是賈敬。
賈敬死的有點突然,而且還有些丟臉,雖說賈家的人為了臉面做出了美化,恨不得直接說賈敬這是被仙人接引,直接**成仙了。但是,只要仔細一打聽便知道,這家夥居然是吃丹藥吃死的,雖說吃丹藥吃掉性命的人不止他一個,好些皇帝都是因為服食丹藥,導致重金屬中毒的,只是人家是皇帝,自然有人去美化,人家那叫龍馭賓天,賈敬呢,那就叫不知死活。為了遮掩這件事情,不讓別人知道了笑話,寧國府的人本來一開始還將清虛觀的道士羈押了,後來為了臉面,最終也不得不將人給放了,讓清虛觀那些擔驚受怕了許久的道士們長松了一口氣。
以史鴻的想法,賈敬在賈家的人裏面,算是一個難得能夠善終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作為一個官二代,賈敬這輩子是生得富貴,死的哀榮,他出生的時候,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公之子,那會兒賈家正值鼎盛的時候,放到後世,那就是頂尖的那一撮**了。雖說後來辭了官職,將爵位也丟給了兒子,自己直接住進了道觀,按道理,也就是一般的貴族子弟了,也就比平民百姓強上一些,結果死了,聖上還賞賜了一個五品的官職,讓他不至於因為無官無職,導致喪禮不夠體面。
賈敬年輕的時候,他也是典型的人生贏家,他是賈家這麽多年來,真正意義上金榜題名的一個人,只是因為他本人的原因,還有就是賈代化的早逝,讓賈敬辛辛苦苦的科舉生涯最終白費掉了。
但是,賈敬不得不說是個極聰明的人,如賈赦這樣的,襲了爵,沒有正經的官職,在家花天酒地自然算不上什麽錯誤,賈敬更是更進一步,人家連爵位,世俗的富貴也不要了,直接出家做了黃冠,追求升仙了道去了。不得不說,寧國府惡名昭著,要不然人家也不會說,寧國府除了門口那對石獅子是幹凈的之外,就沒一個幹凈的人。但是對於賈敬,很多知道他的人,對他印象都還不錯。很多人對賈敬的評價就是,還算是個不錯的人,就是生了個混賬兒子,一些以前跟賈敬有過交情的更是有些遺憾,覺得賈敬實在可惜了,要是當年他在翰林院再多熬兩年,如今說不得也能進內閣中樞了,結果後來大概是因為失意,直接放下紅塵,連妻子兒女都不顧了。
因此,史鴻心裏想著,賈敬雖然死得有些烏龍,但是,他死的的確很是時候,要是過上幾年,賈家獲罪抄家,賈敬老大一把年紀了,還要被不孝兒孫連累,落得個鋃鐺入獄,沒準還得被流放邊境,受盡屈辱,倒不如現在早死早超生,不必看到子孫不孝,家業雕零,曾經的榮華,盡數化作塵土。
當然這是對賈敬,但是對賈珍與賈蓉這對父子剛剛起步的仕途來說,這並不是什麽好消息。就在前一段時間,賈珍與賈蓉才走通了上面的門路,跑到外地赴任去了,雖說官職不高,但也是有實權的位置,他們費了老大的力氣,花了許多錢財打通了關節,這才得以補上那兩個缺,這下子全泡湯了。
賈珍和賈蓉新官上任還沒來得及放上三把火呢,之前想要魚肉鄉裏,大撈特撈的想法也還沒來得及實行,甚至,為了跟同僚下屬聯系感情,先行投資的那一部分錢還沒來得及撈回來,這下子,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無論是作為獨子還是嫡長孫,兩人都是要守孝三年的,若是別人,或許還能得了恩典,奪情什麽的,但是賈珍和賈蓉算什麽東西,也值得聖上專門下旨恩典?因此,父子兩個不得不跑回來給賈敬守孝。
或許也因為賈敬死得實在不是時候,賈珍和賈蓉在賈敬的喪禮上也實在表現不出什麽悲痛來,倒是讓礙著臉面,過來吊唁的人,看了不少笑話。
要不是有榮國府的存在,史家跟寧國府也搭不上什麽關系,因此,史家不過是史鴻出面吊唁了一下,在賈敬出殯的時候又出了一次面,之間雖說賈珍跟賈蓉一個親熱地叫史鴻兄弟,一個叫叔叔,想要攀關系,但是,史鴻一直保持著不冷不熱的關系,讓賈珍他們失望不已——
作者有話要說:一大早部門經理就一頓奪命連環call,喊人去公司加班,折騰到天黑了才回來,還是無償的,還好沒吃公司的工作餐,要不然的話,沒個**點別指望下班了,真是受夠了!
第 113 章
史家莊子上,紅薯已經種下去了,之前打聽的時候,又聽說了一件事,說是紅薯可以靠著扡插藤蔓就可以生長了,因此,只需要先種上一塊地,等到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剪了藤蔓栽下去就行。史鴻也發現了這玩意最大的麻煩,一直以來,土地交稅交的都是糧食,國家認可的就是稻麥,畢竟,這玩意曬幹之後,儲藏個兩三年不成問題,可是紅薯不行,這雖然能吃飽,但是,不能用來交稅,而且也賣不出價,因此,願意種植的人就非常少了,因此,史鴻加大了尋找玉米的力度,這玩意論起保存來,比稻麥還強一點呢。紅薯也可以適當擴大種植範圍,不過,還是要想辦法進行深加工才行。
史鴻暗嘆自己沒有某點男的命,換了個人,誰要這麽麻煩啊,一股腦兒全部種土豆紅薯,什麽都沒問題,怎麽到了他這裏,問題就一樁接一樁呢!
史鴻其實就是閑得無病□,種田的事,他也不懂,全是莊子上積年的老農在幹,他不過是兩嘴皮子一翻,出個主意罷了,要是他當年學化工的,這會兒還能想辦法弄點化肥什麽的出來,問題是他又不是,他根本不知道化肥主要成分是什麽,因此,將事情安排下去之後,他就沒多少事情了。
又值休沐日,史鴻護送著林黛玉還有史湘霓去城外的慈恩寺上香,這年頭女人受到的限制很多,一貫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林黛玉又在孝期,不能出門交際,因此,史鴻隔上一段時間,便會帶林黛玉出來一次,雖說一般就是去寺廟,捐獻一些燈油錢,將林黛玉抄寫的經書供奉在佛前,但是好歹出來一趟,也能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
這會兒已經是五月,路邊的槐花正在盛開,一路上滿是槐花的香味,林黛玉與史湘霓坐在一輛馬車裏面,兩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史湘霓出嫁的日子差不多定下來了,就在秋天的時候,松快的日子也就不多了,因此,這些日子以來,秦夫人對史湘霓多有放縱。
史湘霓一直是一個比較喜歡熱鬧的性子,她透過車窗上用細竹篾編的簾子,隱約可以看到外面的人群,經過的店鋪,臉上露出一些歡喜之意:“這次出來,可真是占了嫂子的光了,哎,最近天天在家做針線,做得我手指頭上都要起繭子了!”
林黛玉輕笑一聲:“怎麽就占了我的光呢,小姑你要是想出來,跟你哥哥說一聲,他難道還會不答應不成!再者說了,等到日後小姑你出了門子,將來的姑爺,難道還能委屈了你不成?”
“誰知道呢,又不是什麽人都像哥哥一樣的!”史湘霓心裏也有些憧憬,不過還是臉上微紅,輕聲說道。
林黛玉心裏也是一甜,說句老實話,史鴻畢竟是後世來的,原本家教就不差,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男性對女性就更加溫和一些,史鴻這輩子依舊保持著上輩子的習慣,加上林黛玉本身也是個美女加才女,性子也極好,史鴻自然對林黛玉也極為體貼溫柔,林黛玉對此不是不感念的。
姑嫂兩個人湊在一起說說笑笑了一陣子,慈恩寺也到了。
慈恩寺算起來也是千年古剎了,香火很旺,又正是休沐日,前來上香的人絡繹不絕,寺門口還有很多小販,叫賣著一些小玩意,比如說荷包香包,各種各樣的佛香,還有支著攤子賣茶水乃至各種小吃食的攤子,生意都很不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慈恩寺裏面有名的素齋的,很多人拖家帶口過來敬上一炷香,一家子就在寺廟門口喝上一碗粗茶,花個幾個銅板,吃碗素面什麽的,也就差不多了。
馬車在慈恩寺門口停了下來,因為史鴻事先就叫人過去打了招呼,自然不需要跟一大堆善男信女擠在一起去上香,而是直接被在門口等候的知客僧引到了專門接待大戶人家女眷的佛堂。
林黛玉和史湘霓兩人戴上了幕笠,遮住了頭臉,在丫鬟婆子的簇擁下,進了佛堂,史鴻陪著上了一炷香,便在佛堂外面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了下來。
“咦,子嘉你也在?”天氣很好,暖風吹得人薰然欲睡,史鴻正瞇著眼睛,有些犯困,卻聽到了一個耳熟的聲音從一側傳了過來,史鴻睜開眼睛,轉頭一看,卻是馮紫英跟衛若蘭。史鴻跟他們關系平平,往來並不多,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他還是趕緊站起身來,做了個揖,招呼道:“原來是馮世兄與衛世兄!”
馮紫英笑道:“叫這麽生疏幹嘛,直接叫我們的名字就是了!”衛若蘭也在一邊點頭,笑道:“說起來,這兩年子嘉你勤於王事,你堂哥又去了南邊,倒是跟咱們都生疏了!”他們兩個出身都不差,如今都在禁軍裏面廝混,雖說品級差不多,但是,本朝雖說不至於跟宋朝一樣重文輕武,但是不得不說,哪怕是相同的品級,除非打仗,否則,文官升得都是比較快的,也更容易進入權力中心,他們都是世家子弟,自然知道史鴻如今的分量,難得遇到,還不趕緊過來套近乎。
“是小弟的錯,小弟在這兒給兩位賠罪了!”史鴻算不上什麽功利的人,無論是馮家還是衛家,也沒有在什麽敏感的地方犯錯誤,他們原本跟史家也算是一個陣地上的,至今也還是有些來往的,史鴻自然不能讓人家熱臉貼上冷屁股,直接把人給得罪了。
馮紫英跟衛若蘭都是暗地裏松了一口氣,之前瞧見史鴻似乎有些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們還猶豫了一下,要不要上前打個招呼呢,這會兒見史鴻很給他們面子,心裏也舒服起來,馮紫英笑道:“子嘉今兒也來上香!”
“是啊,陪家妹與拙荊過來的!”史鴻笑道,“你們呢?”
馮紫英笑道:“我們也是差不多,主要是陪若蘭!”他擠了擠眼睛,帶著一點促狹說道:“若蘭他們家正在給若蘭議親,若蘭偷聽到說的是永興伯家的姑娘,正好聽說那姑娘今兒出來上香,便想要偷偷見上一面!”
史鴻張大了眼睛,天哪,又是一個官配被拆了,衛若蘭不是史湘雲的對象嗎,如今居然換人了!不過這也難怪,似乎原著裏面,賈家也沒考慮過史湘雲,對賈寶玉的婚事,一直就在薛寶釵跟林黛玉之間拉鋸,沒有這個選擇,史家自然早早地就給史湘雲定下了衛若蘭,如今,史湘雲跟賈家牽扯得太深了,至今還窩在家裏,在以前的事情被人忘得差不多之前,議親的事情還是要緩一緩才行,史湘雲可以緩一緩,衛若蘭如今也十□歲的人了,可不能再緩了,他們家自然要急著將衛若蘭的婚事定下來,畢竟,衛若蘭是他們家這一房的獨子,老太太還想著早點抱孫子呢!
衛若蘭臉一紅,他自然不是什麽雛,但是,這年頭,對於很多大家族來說,他們的教育就是,通房侍妾,其實就是伺候你的玩意兒,只有嫡妻,才是與你共度一生的人,因此,對於未來的妻子好奇,並不是什麽不能理解的事情。其實兩家這件事還在商談之中,衛若蘭也是無意中聽到母親說起這件事,才知道母親中意的是永興伯蔡家的二姑娘。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衛若蘭便在外面打聽蔡二姑娘的事情。只是,他能打聽到的事情很有限,永興伯家也是勳貴之一,不過,他們家的男人,每一代起碼會有一個人在邊境爭取軍功,因此,伯爵的爵位也就保留至今,不曾降等承襲,但是,對於女孩子的教養還是很嚴格的,外面根本沒有多少關於蔡二姑娘的傳言。衛若蘭打聽了一番之後,只知道蔡二姑娘芳齡二七,是蔡家的嫡女,別的什麽都沒打聽到。
這次能夠知道蔡二姑娘出來上香,也是他費了很大的力氣,叫人在蔡家附近蹲守了大半個月才知道的。不過到了慈恩寺,麻煩又來了,他雖說看到了蔡家的馬車,但是,他來得並不巧,蔡家的人都已經進了佛堂了,他也不好沖進去看,因此,只好在附近跟個沒見過世面的毛頭小子一樣徘徊,很是受了陪他過來的馮紫英一番嘲笑。
這會兒聽馮紫英又在揭他的短,他不禁咬牙道:“你光知道說我,當初你可沒比我好到哪裏去,差點就拖著我跑到你岳父家裏去爬墻呢!”
馮紫英打了個哈哈:“那都是什麽時候的事啦,何況,最後不是沒爬嘛!”
“那是因為你岳家養了好幾條大狗,你怕被狗咬了!”衛若蘭跟馮紫英的關系顯然非常好,關系太鐵的哥們之間就是有這個麻煩,你有什麽黑歷史,人家都知道,隨時可以拿出來打擊你一把。
史鴻聽得樂不可支,正想要再打聽一二,那邊衛若蘭身邊的一個小廝一溜煙跑了過來:“大爺,蔡家的人出來了!”
衛若蘭趕緊說道:“在哪兒呢,快帶路!”
衛若蘭拔腿就跑,史鴻和馮紫英兩人一起跟了上去,不過,雖說瞧見了蔡家的人,也看到了那位蔡二姑娘,畢竟,蔡家十幾歲的姑娘也就一個而已,只是,她同樣戴了一個幕笠,看不見臉孔,但是身姿卻很是綽約,應該是個美人。
衛若蘭看著蔡二姑娘在丫環婆子的服侍下,漸漸走遠了,神情帶著一些悵然若失的意味,史鴻與馮紫英對視一眼,他們都看出來,衛若蘭對那位二姑娘印象還不錯,看來這事有譜了。
第 114 章
衛若蘭在那裏帶著點傻笑,回味著之前那一抹鵝黃色的衣擺,史鴻跟馮紫英兩人在一邊擠眉弄眼,衛若蘭回過頭來一看,臉都紅了。
不管怎麽樣,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事沒事,都是要在一起吃頓飯的。慈恩寺的素齋非常有名,史鴻原本就是打算在這邊吃過素齋之後再走的,如今也就是多了幾個人而已,派人去跟林黛玉是史湘霓說了原委,史鴻便與馮紫英衛若蘭一起,要了一桌素席,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說話。
衛若蘭很快放開了對蔡二姑娘的遐想,像他這麽大的年輕人,最期盼的,其實是建功立業,雖說仗著家裏的面子,如今在禁衛軍裏面有個不錯的位置,但是,那都是虛的,他想要更進一步,要麽外放做地方上的武官,往上熬,要麽就去邊境打仗,好賺取軍功。所謂成家立業,若真想要外放,那麽,他就得先成了親,最好再有個孩子,衛家才放心讓他出去打拼。雖說聽起來,似乎有些古怪,但事實就是如此,對於少年男女來說,成親才是判斷他們是否真正成人的標志。
馮紫英這些年在京城各個軍營裏面都晃了一圈,但是,京城這點地方,他老子馮唐也不過是個三品的將軍,馮家到了馮唐這一代,便已經沒了爵位,他想要出頭,是何等艱難,因此,馮紫英也非常想要混點軍功什麽的,只是,他雖然成親了,但是,一個是老婆至今還沒懷孕,另一個就是,如今在邊境的,一個是西寧郡王,異姓王那邊實在不是個事兒,別軍功沒立到,回頭被連累了。那邊倒是史鼐在主事,只是南安郡王這邊還是不甘心,依舊在朝堂上下上躥下跳,想要回去呢,總得等到塵埃落定了,或者是,那邊確定要開戰了再說。因此,馮紫英哪怕在京城待得都覺得屁股上都要長釘子了,但是,依舊只能繼續在禁衛軍裏面窩著等機會。
這會兒見史鴻的仕途算是穩步上升了,兩人都有些羨慕,只是,畢竟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子,史鴻的道路,他們是無法覆制的,畢竟,科舉這種事情,很多時候,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有些人少年的時候,就很有才名,但是就是屢試不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